搜尋結果: 592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討論區首頁 » 文章發表人是 anniehuang
下面引用由文凡2008/04/09 04:18pm 發表的內容:
我不知道你是否用的是貓咪專用的安全項圈...
寵物用品店販售的小貓小狗項圈其實非常相像, 差別就在於安全扣環這個部分...
因為貓咪長喜歡用後腳搔癢, 小腳一伸到頸圈就可能卡住, 這可是很危險的 !!
所以下次買貓  ...

貓咪若是用嘴巴舔到而卡住的話
就算是安全項圈都沒用
如果不能圍陽台
那就小心不要讓他到陽台
做好紗門的安全措施就好了啊

我是覺得帶項圈沒錯
可能是你沒有定期檢查項圈是否變的太鬆或太緊了
因為貓咪體重可能會有變化
另外項圈用久了也會自然變的較鬆和較脆弱
所以項圈最好定期更新
但為何嘴巴受傷要關籠呢?
貓咪以有發炎現象
這時間在將他關籠增加他的緊迫
會讓他必需花更多時間和體力復原的
不知到醫生給你什麼樣的藥
也許你可以試試用棉花棒
萬一不是痘子呢?
帶去讓醫生看看吧

貓咪當然會感冒啊

另外醫生如何確認貓咪肚子痛?
大部份的貓咪都不喜歡被人碰觸肚子
若懷疑誤食異物
可以照 x光確診一下
還有貓咪目前的排便情況如何
此外你有否告知貓咪之前有打噴嚏
你提供越多的資訊給醫生
醫生才可以給與更準確的醫療
在這篇文章中除了凸顯動物權益被忽視外
我也看到幾個我們身為飼主常忽略但卻很重要的地方(我不是針對原po或飼主)
只是提醒一下
希望大家的貓咪都能健康醫療能更為安全

1.長毛貓的毛一定要每天勤梳理才可避免不得以要由外人來處理的情況

2.貓咪一旦離開家裡離開我們的手
不管到那裡交給任何人都最好不要離開現場要全程監督

3.貓咪做任何醫療行為前(包括麻醉)都應要做術前檢查確定肝腎心臟血液無異
大部份的醫生怕被飼主指謫為斂財所以往往不會主動告知
所以不管醫生有無提出
飼主都應要主動提出才能真正保護貓咪

4.在麻藥未全退千萬不要自行帶貓咪離開
這樣才能在有問題的第一時間讓貓咪馬上得要醫療
也可維護貓咪和飼主的權益

5.不管貓咪在醫院接受任何醫療
在離開醫院前
飼主最好養成向醫生拿取所有貓咪的醫療資料
若醫院要保留正本就請醫院給副本
這樣可以避免醫生的疏失和貓咪將來如要轉院時病例的完整
也可保護貓咪和飼主的全益

6.所謂信任醫生並不是只是將貓咪交給醫生就完全不follow 醫生的醫療
醫生也是人所以當然也可能會出錯
與其事後再追究疏失
不如自己隨時掌握貓咪的所有情況和詢問及確定醫生所有醫療行為和用藥的原因和效果
這樣一來不僅自己可更確定醫生的好壞
也可以更保護貓咪也讓醫生知道你對貓咪的重視

最後原po所說的民事 "就要證明這隻貓的來源及血統,換言之,就是要估算他到底有多少價值......."
除了血統
平時貓咪的醫療紀錄應該也可以做為參考
你可以多詢問一下律師
但律師說沒有實質幫助
我到不完全認同
對你往生的愛貓也許沒生命上的幫助
但若可將賠償用在公益或流浪動物身上
我相信可幫以往生的貓咪積德
對其他生命有幫助
另外你所說的"獸醫是沒人願意介入這種事的"
看了真的是心有戚戚焉的感受
希望你們能順利幫貓咪討一個公道
除了要注意傷口的狀況
也要小心觀察貓咪的食慾和飲水
一定要確定或讓貓咪吃東西和喝水份(你可先試試罐頭)
這樣貓咪除了有體力對付發炎和康復
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因受傷斷食所導致脂肪肝或脫水現象
若貓咪真的完全無法進食(包括無法人強迫餵食)狀況就要馬上帶回醫院
因為腹部受傷最怕引起腹膜炎
另外因貓咪受傷原因不明
所以除了傷口外
你要多注意貓咪的呼吸/排便排尿/活動能力/進食後有無嘔吐等日常行為
以免有其他的內傷未被發現

ps我覺得那比較像被狗狗攻擊的

下面引用由gL2008/04/06 01:46am 發表的內容:
打麻醉本身就是有風險的...這個很多人都知道了..
但是不打麻醉是不是就沒有風險? ... 我自己想了想....
以貓咪這種易緊張的動物, 被丟到陌生環境, 還被硬抓出來, 然後被壓在水槽打濕洗完澡, 再被可怕的熱風吹乾,  ...

+1
最好飼主養成自己幫貓咪洗澡的習罐
尤其是越兇的貓咪越要自己洗
因為若飼主都覺得太兇不敢洗或沒辦法洗
可以想像外面的寵勿店會用什麼方面讓貓咪乖乖洗澡

不過文章中飼主對貓咪火化的疑慮和後來和醫院達成的協議還真讓我傻眼
他真的捨不得的是貓咪嗎
下面引用由Jenny12052008/04/05 09:08pm 發表的內容:
這是在退麻藥會出現的反應
怎麼沒有在醫院等到比較ok的時再帶回家?

+1
還有最好不要放在窄小的外出籠
麻醉未全褪的貓
可以無法完全自主控制自己肌肉神經
太窄小的地方容易讓貓咪無法全部伸展身體
尤其是脖子部份
這樣很可能會造成貓咪窒息
你可以拿貓咪的糞便去讓醫生檢查阿
如果你選擇不讓貓咪隨意吃藥
就要養成定期幫貓咪做糞檢的習慣

當然有的醫院有的可以直接給你藥
也有的醫院會告訴飼主不管有沒有蟲都要定期趨蟲
但若是單純的室內貓
我的選擇是定期幫貓咪做糞檢(我家貓咪2個月檢查一次)
若醫院檢查出有蟲才根據何種蟲讓貓咪吃趨蟲藥
因為沒事讓貓咪多吃藥並不是件好事
所以在我的感覺裡趨蟲前先驗蟲的醫院是間負責的醫院
若經醫生確診為粉刺
飼主就可以不用太緊張
長粉刺的原因很多
飼料油脂過多或過低
貓咪的下巴清潔與否
氣候的影響(有些貓咪會有固定一個季節容易長粉刺像我家貓咪到冬天就會有粉刺)
都有可能會導致粉刺的產生
基本上貓咪不會有不舒服感覺
若沒有局部皮膚發紅或發炎
應不需特別吃藥或抹藥
或可以詢問醫生給藥的目地和作用為何
若飼主想要幫貓咪清
建議要以不刺激到貓咪的皮膚(例如貓咪的皮膚發紅)為原則
否則容易會讓貓咪的皮膚發炎
但若以有發炎現象就要就醫處理
建議你可以先請較醫生他們的氧氣室是如何做的
再根據醫院的模式看是要請人做還是可以diy

上了年紀的老貓會亂尿尿
有時是因疾病引起
建議你可以給貓咪做個健檢
若確定身體無恙
我曾在行為醫生那理看到一個類似的案例
老貓有時亂尿尿是因為他年紀大
有時會忘記貓沙盆放在那裡
所以行為醫生建議飼主可以多放幾個貓沙盆或在貓咪最常駐留的地方擺一個貓沙盆
給你參考看看
[這篇文章最後由anniehuang在 2008/04/05 01:28pm 編輯]

我沒有敵對的意思
我的貓咪也曾受嚴重的醫療傷害
三次的手術+三個月的苦讀研究找醫生+20萬的醫療費
才成功將我的寶貝搶回來
過程中我聽了不少好心但錯誤的經驗分享
當然也聽不少庸醫的荒謬說法
所以在這件事的過程
我的感想和你有點不同

"討論的意思是
把自己的知識+經驗+理解 表達出來
然後吸收別人的知識+理解+經驗"

這段話我非常的贊同
但我對知識+理解+經驗的認知和你有點不同
所謂的知識並不是只聽其他人的經驗就可以成為知識或是"正確"的知識
經驗通常都是結果是答案
但過程呢
如何叛斷是這種病呢/為什麼做這樣的檢查?/為什麼是這樣醫療?........
所以我的做法是根據他人的經驗和說法
找相關的國內外論文或期刊專業醫書或病例報告發表來佐證
然後吸收了解並增近自己在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而在這過程中我反而會發現部份即使經驗分享中的貓咪雖康復
飼主也感謝醫生
但其實貓咪的症狀有可能甚至很明顯被誤診
只是病況不嚴重
經過醫生的折騰
仍然檢回一命
所以經驗不等於知識
知識是要經過研讀驗証的
相同的當我表達我的知識
也只會就我所知的可能範圍說出來
但貓咪會屬於那種狀況處於那種病程等等
這是屬於動態的都不是可以由靜態的知識可叛段出
僅可以告知有那些診療的儀器可以輔助
但最終還要醫生的診療確認

"每隻貓的情況都是獨特的
但是每種疾病不是獨特的
都是共同發生過了
是不是都不能參與別人的處理方式
就看貓的當時情況 去作判定。"

但我會覺得即使病因相同但每隻貓咪的狀況(目前病程階段/惡化速度/貓咪體力/年紀)不同
所以處理或醫療的方式也不同
但最重要的是非專業的飼主如何叛斷是否是相同的病因所引起的便祕
還是要回歸到請專業醫生診斷
所以非專業的我不會告知可以參考誰的經驗或該如何做
而是建議他可以由那些方式可以更了解貓咪的狀況

"這就是需要討論的地方了啊
版主說 不能只憑依兩句話就不能討論
很簡單啊 一個醫生 會引導病人說話是範圍工作吧
這隻貓還不到病厭厭不能吃喝的地步
還可以靠手動排便 時間上不危急
還是有可以詢問空間吧"

我從不認為貓咪不到不能吃喝的地步就表示情況不危及
例如我家貓咪水腎初期時
他的所有血檢都正常
甚至他的精神吃喝都正常
但不危急嗎
晚點動手術
等到腎功能異常時
別說他的腎就沒救
連命也不長
有時病況所牽扯的身體狀況不是簡單就可以以目前的狀況就可決定危不危急
若真能這樣
那癌症初期的病患何需要趕緊切除腫瘤呢
更何況醫療除了救命
也要考慮動刀與否及動刀的時間點
會不會造成更大的風險或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會不會影響原有的壽命
再加上我不是專業醫療人員
所以我決不會冒然建議飼主可以再看看或再等等這樣類似診斷的說法
我會建議飼主和醫生溝通
多了解貓咪目前的狀況和動手術的理由和必要性
這樣才能真幫上這隻貓咪的忙


貓咪若還沒結紮
請記得先幫貓咪結紮再送養
免的讓已經很可憐的貓咪還淪為種貓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

令外請問貓咪站在破坡璃上嗎
對照喵咪目前的處境
讓認養的條件顯的很諷刺

討論區首頁 » 文章發表人是 anniehuang
圖文版權為貓咪論壇與發文人所共有 | Copyright © 2002-2014 Cat House BBS | 廣告刊登請洽: cathousebbs@gmail.com 或登入後私訊 Admin